建筑模殼對于工程建設有什么意義?
建筑模殼可能有些朋友不熟悉。建筑模殼作為建筑行業中常見的建筑材料,是一種臨時支撐結構。在其制造之前,有嚴格的計劃和規范,可以制作混凝土結構、構件、零件等。按規定成型,設置位置和圖形,從而保證建筑模殼按規定位置正確,并能承受建筑模殼的自重和作用于其上的外荷載。這是阻止建筑模殼的計劃。
建筑模殼高溫澆注的環境條件:
1.海拔高度不得超過1000毫米;;
2.環境溫度在5 ~ 40℃范圍內;
3.該地區多雨月份的日平均相對濕度不超過90%;
4.周圍沒有能嚴重腐蝕金屬和絕緣的導電粉塵、性氣體和腐蝕性氣體;
5.沒有明顯的震動和戰穩。
模殼是現澆鋼筋混凝土密肋樓板(或井字梁樓板)的工具式模殼。按材料分類,有塑料模殼、玻璃鋼模殼等。按結構分類,有M型支模(方形支模,適用于雙向密肋樓板),)和T型支模(長型支模,適用于單向密肋樓板)。
建筑模殼的作用:一是保證澆筑時混凝土的形狀和尺寸正確,硬化時停止保護和養護;二是降低施工成本,提高施工速度,具有一次成型、多次周轉應用的特點。
其他:還有一種特殊的模殼,通常稱為建筑用薄壁方箱。它除了具有傳統建筑膜殼的功能外,還可以減輕樓板自重,增加層高。薄壁方箱是一次性的,放在樓板段中間,澆筑混凝土時隱藏在樓板內。這是一個特例,可以優化樓層結構,廣泛應用于地下車庫(人防工程)。